根据条件找到6968篇文章
-
亚马逊严厉新规:10月31日起,销售任天堂游戏产品需批准,部分已下架
10月31日,亚马逊发布严厉声明,如未经明确许可,禁止第三方经销商销售“任天堂产品”,但并未表示,任天堂或亚马逊自身是否对此负责,也未说明还
-
亚马逊Q3广告报告1:赞助产品广告点击提高18%,75%预算在手动广告上
在亚马逊美国站点,Sponsored Products广告收益比去年增长30%,相应地,美国广告商Sponsored Products支出比
-
亚马逊被曝销售血汗工厂商品,工人被锁住工作12小时,加班完成订单
孟加拉血汗工厂屡屡发生压迫工人的“血汗故事”。在欧美国家,许多消费者发起了抵制血汗工厂产品的运动。为此,欧美广大进口商和品牌商都认为,从孟加
-
受疫情影响,卖家0销售。亚马逊FBA是否继续收费?许多卖家或弃货求生
亚马逊FBA高昂的管理费和仓储费,或许正在侵蚀卖家最后的家底。有位外国卖家声称,自己所有的产品都已经呈现0订单状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FBA
-
亚马逊美国仓库员工确诊感染肺炎,配送盒硬纸板病毒活不过24小时
亚马逊发布声明,亚马逊配送中心一名工人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该名个人为亚马逊纽约皇后区送货站工作。被检测出阳性之后,该送货站被关闭,并进行
-
匿名买家留差评后,如何通过后台代码找联系方式?|亚马逊入门学堂23
在亚马逊,买家的个人信息对卖家是加密的,私下联系买家也是禁止的,但这不代表着卖家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好的listing被差评毁掉。有几
-
亚马逊“敏感过滤器”隐藏买家评论, 或被恶意卖家用作打击对手的手段?
有卖家提出疑问,是否有其他卖家会滥用亚马逊的“敏感产品评论过滤器”(sensitivityfilters),借用这个工具打击竞争对手,坐收渔
-
黑五网一旺季,亚马逊西班牙站推出便利退货服务,无需标签和包装盒
消费者退货时,无需将退回的商品装在盒子并打印标签。
-
亚马逊FBA 物流再丢货物,4800美元手表不翼而飞,员工曾窃16万美元货物
亚马逊企图全面使用FBA替代其他物流商,并一直鼓励卖家使用FBA发货。但在物流配送环节和仓储管理环节,亚马逊似乎都没能给卖家提交满意的答卷。
-
新西兰修改消费税法,亚马逊暂停对新西兰人销售,本土电商Trade Me受益
新销售税GST从12月1号开始实行,仅356个网络零售商完成注册。
-
疫情后订单暴增129%、近半消费者爱上网购?传统外贸线上逆袭,来亚马逊!
疫情影响下,海外消费是不是真的往线上转移了?传统外贸求生,首先能够得着的新出路在哪里?现在转型真的还有好机会吗?这些问题, 先让一组真实数据
-
关税致到岸价上涨,亚马逊将多付25%给供应商,沃尔玛也推出涨价工具
为减轻供应商关税负担,亚马逊向其多付25%的产品价格,而最近中美达成贸易协定,同意降低关税水平,亚马逊支付价格有望降低,利润率实现个位数增长
-
德国工会将在亚马逊物流中心发动圣诞罢工,要求将圣诞奖金翻二番
圣诞节前的几天,是欧洲的购物旺季,也是亚马逊卖家大量出单的时候。然而德国工会组织威尔第近日号召,亚马逊德国物流中心的工人在圣诞节前几天里举行
-
月均数千单的5年老卖家,删光所有listing,伤心地退出亚马逊,只因一个feedback
近日,一位在亚马逊销售5年的卖家,伤心地宣布退出亚马逊。五年来,买家经历了一系列的心酸,都默默忍受了。就在前几天,一个买家在feedback
-
亚马逊零计划Project Zero向所有品牌开放,但有一门槛将许多品牌排除在外!
近日,亚马逊宣布,将旨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零计划(Project Zero)向全部品牌开放。在此之前,零计划一直在测试阶段,仅部分品牌和卖
-
亚马逊Price Health 定价状况有多坑?让卖家跟从全网最低价, 否则购物车难保
亚马逊百分之80%以上的交易,都是通过黄金购物车(Buy Box)来完成的。Buy Box购物车,可以说,是亚马逊卖家的命门。 如今,这一命
-
亚马逊中东站上线家庭服务Amazon Home Services,大件家具及维修服务可一起购买
亚马逊中东站推出家庭服务(Amazon Home Services)。Amazon Home Services是非标准化的家庭服务,其中东市
-
避开亚马逊防霸屏机制,用变体CPC广告拿下有利搜索位置并科学测款
顾客第一”,是亚马逊遵循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在产品曝光方面,也是如此。在亚马逊的搜索机制之下,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流量入口,
-
大火日剧里的“衣柜圣经”,藏着被五千万上班族追捧的亚马逊爆款选品?
想在亚马逊日本站大展身手,却对选品无从下手?抓不准服饰类的购买需求,又摸不透日本消费者的喜好?有没有既能切实反映日本穿着日常,又不花1分钱的
-
日媒曝光深圳刷单丑闻,日本站变天?亚马逊算法为假货开道,卖家担责
近日,日本广播协会NHK爆出猛料,大量深圳公司为亚马逊卖家刷单。亚马逊日本站深陷日本舆论泥潭,连夜行动,在24小时不间断甄别并删除虚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