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铺货亏了30万,我被同行鄙视,有人40万SKU依然风生水起

蓝海亿观网2020年10月13日 317

铺货模式VS精品模式,孰是孰非?

本文目录:

1.铺货小卖家与精品小卖家的辛酸遭遇

2.铺货模式与精品模式孰是孰非?

3.40万SKU铺货大卖家与23亿营收精品大卖家对比

  1. 走精品路线的卖家更多还是铺货路线的卖家更多?  

    “都要全面小康了,你做亚马逊还在玩铺货?”

    “又一个韭菜,卖软件真香!”

    “一个产品都做不好,谈何铺货?”

    阿龙在决定做亚马逊之后,感受到了来自同行的“善意”讽谏。

    但是阿龙仍旧坚持自己的道路,什么都动摇不了他做亚马逊铺货模式的决心。找办公室,购买设备,拉网线,买ERP系统,招聘了十来个员工。

    3个美工人员,7个运营人员,1个财务人员,2个运营助理,加上阿龙自己。从2019年7月份Prime Day前夕到10月份,短短三个月时间,阿龙投入了30余万,全部打了水漂。

    “那时候每天就是盯着大家上架产品,也没有做精细计算,从睁开眼睛起,就在计算今天要上多少个才能达标。”阿龙说,那段日子每天过得都很忙碌,但是回想起来却没有什么真实感。

    依靠ERP系统提供的大数据,阿龙让员工从1688上直接找卖得最火的产品,将信息翻译一下搬运到亚马逊店铺上。由于做的是普货,没有商标,因此哪怕是排名非常靠后的产品,都有人跟卖。

    再加上没有做精细化运营,每个产品一周才出那么寥寥几单,偶尔一个小爆款也才十来单,根本无利可图。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大卖,玩铺货模式玩得十分溜的,都是2015年以前就在做亚马逊。如今每个大卖几十万个SKU,我们这种新人哪里玩得起?”阿龙苦笑。

    阿龙默认了几个同行对自己的评价,人傻钱多才会去做铺货模式。(文末扫码,入精英卖家交流群)

    阿龙的经历不是个例,近日在知无不言上,一个铺货卖家坦言,购买了铺货ERP软件,3个月累计出单不到10单。

     

    这些铺货ERP软件卖得很贵,一般是一个账号几千元,甚至几万元。有些卖家还被吸引为加盟商,一下子交了15万至30万加盟费。关于ERP铺货情况,详情阅读,蓝海亿观网egainnews.com的文章:《跟卖者很多来自这个地区?ERP卖15万元,铺货镰刀大割韭菜》

    另一头不做铺货而做精品Yum,也有自己的经历。

    Yum有一年的产品开发经历,以及一年半的亚马逊店铺运营经验。

    2019年10月份辞职之后,开始自主创业,投入资金8万元左右。

    10月中旬,Yum看中了一款小众产品。起初的新品期,产品销售情况确实如Yum预料,有比较理想的销量。但让Yum想不到的是,第二批货到亚马逊仓库后没多久,该产品的销量就开始每天腰斩,及至完全零单

    就这样,第二批货刚好吃掉了Yum卖第一批货时候的所有利润。Yum及时止损,没有继续进第三批货。而压仓的货物,只能低价甩卖清库存。

    幸运的是,看在低价的份上,第二批货陆陆续续也清空了,好歹挽回了一些损失。

    比较纠结的是,目前Yum不知道该继续单干下去,还是回去上班。

    1.亚马逊的铺货精品之争

    一个做铺货模式亏了30万,一个做精品模式进退维谷。孰优孰劣?其实从精品模式出现之后,亚马逊运营的精品与铺货之争就从未停过。

    比如下图,两位卖家的互相调侃,道出了各自的心声:

    铺货卖家被做精品的大佬怼了:精品产品上架就是爆单,7天上小类第一,15天冲进大类Top 1000,30天一个稳定的爆款就形成了。

     

    做铺货的卖家,这也铺,那也铺,什么时候才能做一个爆款出来?

    而另一方面,精品卖家被做铺货的大佬怼了:铺货产品一上架,零review就能出单。断货一个月,补上之后还是能出单。

    做精品的卖家,要这个资源,要那个资源,还不能断货,有啥牛的?

    虽是玩笑之语,却也引发人思考。

    如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手卖家不要轻易尝试铺货模式,因为铺货已经没有市场了,亚马逊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新手卖家做铺货,listing没优化,review没经营,广告不知道怎么打,完全不可能从精品卖家手中抢到流量权重,只能坐吃等死。

    但也有业内铺货大佬认为,用做精品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投入,海量上新,暴力铺货,遇到爆款就等着数钱。这样的方式来钱快,而且在前期还不用压货,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更友好。

    而精品路线,说是精品,其实都是用钱堆起来的,压货要钱,FBA要钱,CPC广告投放也要钱。

    如今的跨境电商行业头部企业,很大一部分都是靠铺货模式发展起来的,进入到亚马逊精品阶段,也有不少卖家仍然坚持铺货模式,更多的大卖家则是慢慢向精品化,品牌化路线转变。

    2.精品大卖家VS铺货大卖家

    ●铺货大企业:有棵树的路线转变

    以业内知名铺货型大企业有棵树为例。在2018年的时候,有棵树的店铺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000个

    而在2016年,其各个平台店铺总数只有140个,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店铺数达到了1090个。

     截至2019年底,有棵树产品品类覆盖19大类,3000个小类目,SKU数量超过40万个,销售到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