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又一波大裁员,跨境电商停止狂奔,启动肉搏模式? ?

蓝海亿观网2019年10月22日 250

蓝海亿观网了解到,某深圳跨境电商大卖公司最近刚刚进行了一次大裁员,两个月之间出走了一批亚马逊运营。这些出走的运营人员中,在该公司的服务时间最

蓝海亿观网了解到,某深圳跨境电商大卖公司最近刚刚进行了一次大裁员,两个月之间出走了一批亚马逊运营。这些出走的运营人员中,在该公司的服务时间最长达两年。

国内某一线招聘网站上,原本人才难求的诸多跨境岗位,如今只要放出招聘需求,简历很快像雪片般飞来。跨境行业波动,可见一斑。

从业人员流动,是一张“晴雨表”,印证了最近的行业态势:

1.高歌猛进到碎步前进:有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2019年-2021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1%,而在过去的2014年-2018年,跨境电商增长率为24%。这意味着,高歌猛进的时代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店铺营收增长,跟不上店铺数量增长:深圳知名跨境电商公司易佰网络的招股说明显示,2017年,易佰网络跨境电商店铺数量为217个,2018年为597个,截止2019年4月为702个。从1月到4月,新开店铺共105个。 即便如此,营收增长速度根本没有与店铺新增速度成正比;

3.站内流量持续走高,新卖家进场太多,销量增长乏力。刷单就像鸦片,不刷单,没销量,刷了,停不下来,还有账号“健康”风险,甚至是性命之“虞” 。

不过,就此唱衰跨境电商(出口)行业,是不理性的。

随着廉价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电商在零售业的占比,在未来几年,依然将不可遏制地节节攀升。美国 ,欧盟、东南亚、印度、非洲和俄罗斯等全世界各地,都展示出了这一趋势。

大背景是乐观的,但随着入局的竞争者越来越多,跨境电商进入肉搏模式,也是必然的

在这一背景下,蓝海亿观网将探讨,在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下,究竟反馈了什么样的行业动态。

几年洗牌一次,大裁员一波

其实跨境电商方面的裁员潮并非首例,从2014年开始,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洗牌,年年都有鼓吹“第一次洗牌”的言论。每次的洗牌都要伴随着大量裁员。

早在2014年,跨境电商行业就迎来了一波大洗牌,大裁员;当时主要的裁员对象是eBay、Wish运营人员,主要原因是亚马逊迅猛发展,挤压了同行生存空间,各大企业要么放弃亚马逊以外的平台,要么从其他平台转做亚马逊。

但有棵树、傲基、Anker、帕拓逊、价之链、泽宝等企业也是在2014年的“洗牌年”中崭露头角,慢慢发展成为如今“第一梯队”的规模。

2017年底,跨境电商行业迎来第二波裁员风潮,表面原因是2017年旺季整体“不旺”,大部分卖家积压了大量库存,包括某知名的以服装发家的大公司,据说2018年整年都在清2017年的库存。库存积压,资金链紧张,许多跨境电商企业只能选择裁员。

2018年底,关于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呼声很高,伴随着“寒冬”论调的,是关于996的探讨和大裁员的浪潮。

每一轮的大裁员都意味着“洗牌”吗?不见得,大多数时候,公司裁员是出于成本考虑,也是出于对员工价值的衡量。

跨境电商行业工资:2019年比2017年更低

我们不妨看看从2014年到2019年,就跨境电商运营的工资水平是怎样增长的?2014年,在全民亚马逊浪潮到来之前,深圳跨境电商运营的平均薪资水平在3500元上下,2014年之后,一直到2017年前后,资深跨境电商运营薪资至少万元打底,到2018年底,2019年的行情,大家可以汇报汇报自己的薪资水平:跨境电商运营的平均工资有没有达到8000元?

企业对员工实际劳动价值的衡量,正在悄悄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市场效应的反馈,也代表着对跨境电商运营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但对运营人员来说,我2017年领着上万元的工资,到2018年、2019年,凭什么给我降薪?矛盾就发生了,不降薪,企业只能裁员。降薪,员工只好辞职。

跨境企业两极化发展,或“瘦身成精”,或“扩张鲸吞”

其实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整个行业的行情都在向两极分化:头部企业在不断扩张找人,其他企业则在“精简瘦身”。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以亚马逊为首的各平台逐步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早期只要懂得后台操作,野蛮扩张就能赚大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1.企业重视精细运作,不能再盲目扩张,对于不盈利的店铺和平台要果断放弃,把更多资金和精力集中到优势类目和店铺的运营中;

2.行业的竞争格局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入局者的增加,跨境电商运营人员,尤其是亚马逊运营人员不仅仅只是懂得怎么操作,怎么刷单就可以的。没有一整套完整的产品运营思路,很难做出好的成绩。

然而,对于有资金、有经验有实力的跨境电商头部卖家,依然可以继续扩张鲸吞,进一步吞噬“瘦身”企业的让出来的市场份额。  

员工流动性强,大中小企业都存在劳资博弈

在企业对员工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员工对企业的诉求也在不断提高。

据蓝海亿观网了解,有卖家整理了一份“跨境电商企业避坑表”,其中列举了近400家跨境电商企业种种“坑”,这些“坑”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无止尽的加班,无底线地剥削压榨。其他的坑包括对铺货模式的工作性质不满,对企业福利差的抱怨,甚至是对老板能力的挑剔等。

曾有跨境电商从业者表示,自己看了那么多“避坑经历”,还是免不了往坑里跳。他毕业一年多(准确的是一年零四个月),第一份工作做了半年,因为不满公司铺货模式的机械操作而辞职;第二份工作做了半年,自己开发产品,自己做运营,学到了点东西,但却没有把产品做成功,失望之下辞职;第三份工作至今四个月,依然想辞职跳槽,原因是老板不懂亚马逊,一上来就问一个月能不能做出爆款,怎么看待加班问题。

上述案例有些极端,但反馈出来的其实是整个跨境电商运营的集体思维:新人小白最容易成为集体思维的集成品,对企业的挑剔包含了老卖家的大部分不满,但实际经验却没有老卖家多。

跨境从业者在前几年的“蜜罐”中养刁了胃口,想要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去发展,想要钱多,想要运营自由,想要不加班,而企业则是拼了命攫取现有员工的剩余价值,企图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价值。

这场劳资博弈,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跨境电商企业,员工流动性强。许多表面看上去的“裁员”,是这种流动性的体现。

创业潮不断,许多运营辞职单干

当然,支撑员工流动性的,除了有对现实的不满以外,还有对梦想的追求。比如单干。

有了几年经验的跨境电商运营,很容易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公司做跨境电商,轻轻松松赚大钱。自己经验丰富,一整套流程都懂,出去单干肯定比在公司赚钱。

于是,单干的梦想,支撑着一批又一批跨境电商运营,义无反顾地辞职,或者在面对公司的“强硬要求”时,有了应对裁员的底气。

选择单干的跨境电商运营,有人已经成功,也有人尚未成功。有人说:没有单干梦想的跨境电商运营,不是一个真运营。自己吃糠咽菜,也好过“被资本家剥削”。

对跨境电商运营来说,单干不打工,为自己赚钱,成为大卖,就是终极目标。而大部分人都在奔向目标的路上,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这样的流动性,会有停止的一天吗?很大概率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地域性转移,广深裁员,二三线跨境电商“用工荒”

广州和深圳作为跨境电商前沿阵地,是跨境电商企业与人才的聚合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实广州、深圳、杭州等跨境电商一线前沿城市无论在跨境电商企业数量还是人才数量方面,都高度饱和。

其结果就是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竞争,就要缩减成本;人才之间竞争,就要淘汰相对弱者。而如同福建泉州、洛阳等二线城市,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反应速度相对缓慢,如今才刚刚开始方兴未艾。2018年至2019年期间,许多拥有较大规模传统外贸企业的城市,开始纷纷出现传统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趋势。

蓝海亿观网了解到,在广深方面传出“裁员潮”的时候,泉州跨境电商正在经历“用工荒”。据某泉州卖家反馈,2019年泉州在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方面,底薪相较于2016年直接翻番,人才的流动方向,也是从广深向二线城市流动。该卖家表示,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里,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并向三线城市发展。届时,真正的洗牌才刚刚开始。

其实,从近年来的一些平台动向也能看得出来,无论是亚马逊、eBay这种全球性,老牌的电商平台,还是Shopee这种地域性,新兴的跨境电商平台,近年来的招商都在往广深之外的沿海二三线城市延伸。

广深方面大企业多,对人才的粘性大,但随着大流和趋势,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向外流动。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广深的“裁员潮”,伴随着其他城市的跨境电商发展。

毕竟对于跨境电商运营来说,市场大是机遇,竞争小也是机遇。工资高是赚钱,生活成本低也是赚钱。

总结:跨境电商行业如今已经趋于成熟,但并不意味着竞争趋于平缓。二三线城市的入局会对目前的跨境电商行业格局产生怎样的冲击?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博弈真的就是零和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文/蓝海亿观网egainnews 陈键彬)文末加主编,入群与大卖家交流。更多内容,请在各平台搜索“蓝海亿观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转载。

版权说明:蓝海亿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活动。如当前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申诉处理。

分享至:

蓝海亿观网跨境卖家交流群!

跨境24H头条资讯,关注跨境平台最新政策推送行业最新动态。

全球跨境市场分析、电商政策及选品思维逻辑解读。

知名跨境大卖财报分析,真实案例分析站内站外引流促单实操技巧!

扫码入群,与同行共赢

留点想法

评论列表(0条)